其实,我们的前辈早就论述了形意拳的真谛,只不过在书本里无法对拳理进行细化而已.书本里的东西往往讲的笼统,表达也不尽然,比如对间架结构而言;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头顶项竖,尾闾中正等,现在很多人都做不到位.原因是没有深刻理解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它不但是拳法的基础,更是对桩法间架结构的正确概括.简单的几句话,内容深刻.书本里还能怎样再去细化呢?那就看我们怎样去理解了.再比如;形意拳的发力而言,老前辈王乡斋先生曾说过:"松紧之枢纽在于上下,上下相引方为周身互挣之法".这句话很多人不明白,怎么还有个上下相引呢?要想明白就去站桩,通过站桩逐渐认识了力,也就是所谓的"劲".桩法训练不断的加深,发力也就更加自如,上下互挣更加强劲,到了这个阶段,你定会理解王老先生这句话涵义了.
现在有些人把劈,崩,钻,炮,横视为五种劲,十二形十二种劲的练法.这种幼稚的认识并不奇怪,当你没弄清怎么去站正确的桩法之前,你会永远幼稚下去的,误了自己,更耽误了别人.还有人提倡练形意拳不打明"劲",说什么打明劲没有内涵力,鼓吹形意拳不发劲才是内在的东西.其实这种认识更幼稚,也更无知.世界上任何一门拳术训练,用两个字概括;"松"与"紧".松紧训练是各门派之必然,松是蓄力,紧是放劲,我们练形意拳的就是求松紧劲,用不发力想去得到形意拳的真髓,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行不通的.不信可以用时间来验证.任何人体运动,都是在精神系统的支配下,肌肉收缩作用于骨骼的结果,从事拳术练习,同样也离不开这个原理.
我在<<练好明劲是关键>>的文章里已经讲了怎样去练好明劲,练明劲必须要与站桩同时去练,拳家讲:"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随着桩功的不断加深,形意拳劲力会不断加大,而且会越来越顺,只要你认识到了拳的真髓,平衡均整的"浑圆力"会首顾那些坚持不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