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拳家无不注重武德.要求学者尊师重道,踏实勤奋,见义勇为,急公好义.还制定出许多规章要求学者遵从,这虽然是传统有效的做法,但深究起来,有着难以名状的不可操作性,过于恪守教条,未免有一相情愿之嫌。 武德是社会公德,是每一个公民应遵守的社会规范,一个拳学修炼者,更是社会公德的实践者,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和优秀的拳学人才.以强凌弱,仗势欺人终于社会公德所不容,多行不义最终祸及其身.习拳本为保身自卫,却因拳得祸,已违拳术之本旨,故遵守法律道德是习拳的首要,否则出征未遂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武德是职业道德.是规范教者与学者的金科玉律,古之学者必有师,清朝名将年羹尧至小顽劣,桀骜不驯,后受名师亲授,文通武备,成就一代良臣.曾撰一副对联以警师生:欺师灭祖,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武德,首要老师学生有敬业的精神,教学互动,教学相长,欲学拳,先学做人,做人必立其德,无德则无法深入学术之至高境界,浅尝辄止,最终不过铁中之铮铮,庸中之佼佼,岂能完成拳学使命? 然而人的禀赋各异,素质参差,欲得拳学之上乘人选,难之又难.拳学是一种教育,它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里,通过拳学的修炼,来改变个人气质和精神境界,从而使弱者健,懦者勇,诡诈者多义.形意拳的武德修养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从根本上改变拳学者的气质,提高拳学的精神境界,在学拳的艰辛过程中完善人格,陶冶情操,达到安身立命,气势恢宏的武德要求。 形意拳的武德不但具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双重意义,还有其自身通过修炼而达到的武德修养目的练功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