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心意拳与形意拳

心意拳与形意拳

作者:傅占民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009


心意拳与形意拳

傅占民

形意拳是由河北人士“李洛能”先生所创,形意拳是在心意拳的基础上,经过大胆的创新与改革,在形体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条新路,才使形意拳在近百年中,得到了飞快的弘扬与发展。尤其是在“心”与“意”上做出了一定创新。早年的“心意拳”在心法的修炼上始终以道家文化与“中医”文化贯彻终始,和“精拳者必精于道精道者必精于医,及理不通则艺不精岂能为之明师乎”为准则,进行传授与传播。其中“术语”“隐语”极多,还有“就字论拳、依文解拳”,来传承“心意拳”。此法继承古代先人的传承形式,内涵与文化造诣极深,使之传承起来很是艰难,更谈不上发扬光大。使大部分初学着感到复杂繁琐,让人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奥,致使“心意拳”在前百年传承中不太广泛。  

河北人士李洛能先生在山西戴家二次学艺后。经自身体悟与研习,对“心意拳”进行了部分的删减与改革,首先在心意拳“心法”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只吸取了道家“金丹大法”中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功法,将“形外意内”为主导,体现出了形意拳的“形与意”相互关系与作用,使之形意拳在近百年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李洛能先生的去繁从简大胆的改革,使广大的习武者在浩瀚的“术语.隐语中解脱出来”并在不同的年龄与阶层中进行传播。李洛能先生形意拳中言;“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可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就此在近百年形意拳传播中,出现了郭云深,宋世荣,刘奇兰。李存义,孙禄堂,尚云祥,傅剑秋等一代武术大师,他们在近代传统武术“形意拳”传播中起到了推波助澜效用,这也是李洛能老先生去“心”改“形”的一大功绩。在“拳可变,谱不能改”祖训下,涌出了一批源于山西又不同于河北的,个之派的形意拳,如宋式形意拳(宋世荣)孙式形意拳(孙禄堂)尚派形意拳(尚云祥)傅式形意拳(傅剑秋)等,其支派“理同一理,形有差异”,体现出了大师们在形体上不同的造诣与修为。

形意拳尚属内家拳,内家的内主要来自道家的金丹大法中的“内丹”学,是需要站桩或盘腿打坐修炼内气的,郭云深先生在拳经中讲“形意拳术,头层明劲,谓之练精化气,为丹道中武火也。第二层暗劲,为练气化神,为丹道中文火也。三层化劲,谓之练神还虚,谓丹道中火候纯也”。

此三种功法乃道家修炼金丹大道之法,其副产品就是我们的内家拳的内功之法,内家拳的基础就是道家的内丹学,内丹学与内家拳的奥妙是相同的,这些秘诀可以在炼丹上和内家拳中互通的,因他们本源就是相同的,所以才有“修道必习武,习武可入道”之说,他们是母子关系,息息相通。

内家拳也是应用了道家的,有为化无为的过程,也就是先“有为法”,后“无为法”,“有为法”也称“筑基法”“万人一法,千篇一律”有形有相。是内家拳的初级阶段,也就是“炼精化气”阶段。当内家拳修到“无为法”才为上乘之法,也就是道家的“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阶段,只有内家拳达到无为状态时,才会把人生命本能调动出来,这个法不是那个老师来传授的,是你本人自身潜能的发挥,因“法无定法因人而异大道无言开口便错此时老师能讲的只是义理与自身的体悟,(也就是口传心授)每人的悟性、条件不一样,老师说的只本人的顿悟和为你解惑。

通过此理法才演变出了各家不同的风格及特点,各家大师对内家拳内涵的顿悟不同,阐述出的理法各有差异,在肢体动作上内功修炼上出现了不同,其大道是相同的。  

只是抛砖引玉供各位同仁参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