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初习形意者.易犯的通病.不重视基本功

初习形意者.易犯的通病.不重视基本功

作者:李德歧    转贴自:武术网    点击数:2665


初习形意者易犯的通病就是不重视基本功,急功近利,力求速成,着重多学几趟套路,多会几个招法。孰不知此举实为舍本求末,得不偿失,后患无穷。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根本,初习形意都应从五行拳开始,因为形意拳各种技法的基础都是五行拳,多种劲力也是从五行拳中求得的,它以培养技法、加深功力为目的。形意拳前辈们更是形象地把五行拳称为形意母拳,一语道破了五行拳的重要作用。
    
五行拳的动作朴实无华,虽看似简单,但要真正从中练出上下相随、内外一气、自

然合谐的整劲来,却着实不易,所以古拳谱中有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的说法。五行拳每一路拳都有独特的劲力,并且是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一种劲力中还蕴含着一种甚至几种劲力,接手触敌时,可以相互转化,因敌施变,如同中医辨证施治一样,不拘成法,因势变化。初学者很难理解到这一点。比如说形意拳最基本的起式右钻拳,要求右拳从胸前经口鼻向上、向前划弧钻出,拳头和手臂要一边前钻一边向右拧转,由拳心向左变为拳心斜向右上方并微向外倾斜,前臂及拳向右侧拧转。随着习练次数增多,加之用心体验,初学者慢慢就会悟到这起钻落翻的一拳正锻炼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三催劲和手臂拧、裹、坠的合力,为实战中的沾身纵力打下了基础。所以,对形意拳的每个动作都要用心体会,学以致用,逐渐就会领悟到五行拳之于形意,正如水对于我们的身体一样,看似简单平凡,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另一方面,练好五行拳,还会使我们明确形意发劲制敌的基础,就是迅猛刚实的爆发力,这是在练习五行拳中时刻按照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的要求不断磨炼而形成的。这种爆发力的训练难就难在它是从不努气、不用拙力、轻松自然中求得的。先求松得开,再求打得长、放得远、落得实、发得快,最终才能形成形意拳硬打硬进无遮拦的风格,而这风格正是从五行拳就开始磨炼的。这种基础的培养会极大地促进我们掌握各种形意技法,故能正确理解和练好五行拳,是掌握形意拳真谛之所在。拳经云五行五精即五虎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五行拳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三、整劲修炼的技法要求  

    
无论是在习练五行拳还是在其它形意套路的演练中,要练出整劲,达到周身完整一气,都离不开统一的技法要求:催动三节,三催而劲整。

     “
三节即梢节、中节、根节。形意所讲的三节,从全身整体来说,梢节为手臂,中节为躯干,根节为腿足。从局部来讲,手臂、躯干和腿足又都各有三节。在手臂上,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在躯干上,头为梢节,心为中节,丹田为根节;腿足上,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

    
为什么要讲三节?因为形意拳劲力的发起和施放都离不开三节,所谓三节不明,周身是空。无论是在整体还是在局部,劲力都是以根节为起源,以中节为枢纽,而以梢节为发放。形意拳对三节劲力的要;求是三节合一,腰为主宰

    
在上肢,要求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还以前面所说的右钻拳为例,当右拳从胸前向上、向前钻出时,它所体现的劲力,从整体上看是起源于足,中转于腰,发放于手;从局部上看是由腰间发起,腰催肘,肘催手。所以它不只是手臂的力量,而是双足蹬地,拧腰顺肩,全身而发的整体之劲,这样才能保证在手被对方拦截时,肩、肘仍在向前催,在被阻截处发打人,这正是形意拳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之妙处,也是整劲的具体体现。  

    
在下:肢上,则要求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以形意拳基本步法——趟步为例,在技法上的要求腰部向下发沉劲,催动胯向下挤压,双腿向下屈蹲,大腿与地面几乎垂直,这样就会催动前趟之足自然而然如弹簧一样趟出去,从而发挥出脚打七分手打三去意好似卷地风的威力来。